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表面微纳米材料研究所
 首 页 | 研究所简介 | 学术队伍 | 科研成果 | 交流活动 | 仪器设备 | 学生培养 | 省科普基地 | 信息资源 
网站地图
网络教学
综合新闻
举办会议
参加会议
讲学指导
讲学指导
当前位置: 首 页 > 交流活动 > 讲学指导 > 正文
长江学者上海交通大学张荻教授应邀来校讲学
2015-03-29 22:40  

 

11月24日上午,应中加表面微纳米材料合作实验室主任、河南省应用化学重点学科负责人、许昌学院表面微纳米材料研究所所长郑直教授和河南省应用化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校长助理、科研处处长杨风岭教授的邀请,上海交通大学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江学者张荻教授来校讲学,并为国家重点实验室-许昌学院联合实验室,化学化工学院学院和电信学院的师生作了题为“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与遗态材料研究进展”的精彩学术报告。遗态材料是张荻教授在材料研究领域里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是借用自然界经亿、万年的生物自身多层次、多维、多结构的本征结构为模板,通过人工方法变更其结构组分,并经过有选择性的复合,制备出既保持自然界生物精细结构,又具有人为赋予的特性和功能的材料。张教授在报告中列举了大量的研究成果,通过对竹子、木材、棉花、贝克、鸡蛋壳、酸奶菌、蝴蝶等材料结构的研究和剖析,得到了宏观不均匀、微观均匀的物质的自然构造,并应用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材料学等综合知识,以这些物质构造作模板,通过改性转换成新材料,如用贝壳作模板制成碳化硅/BN层状复合陶瓷、以酸奶菌位模板制成了ZnS中空纳米材料,以蝴蝶翅膀结构为模板,制备出了类似于蝴蝶翅膀分级精细结构的功能材料,以及吸光材料、电磁屏蔽材料等具有特殊功能的新材料。张教授的报告和学术理念引起了师生们的极大兴趣,在材料制备方面让大家深受启发。 

张荻教授介绍:

张荻教授,男,1957年出生,山东惠民人,1982年毕业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系。1982年教育部公派赴日攻读研究生,1985,1988年在日本大阪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88年回国在上海交通大学任教,其中1991年~1993年,1994~1995年在日本Yuass中央研究所工作,1996.11~1998.3在日本京都大学,大阪大学做访问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张荻教授主要从事轻质高强结构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的制备科学、复合材料的成形加工工艺,超塑性研究,废弃物制备绿色复合材料的研究,材料遗态学研究及电子显微分析。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获日本专利2项。 

张荻教授是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金属基及陶瓷基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主任、复合材料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国复合材料学报编委、中国航空学会非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电镜学会理事。 

 

 

Copyright© 2011 表面微纳米材料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许昌市八一路88号 许昌学院 电话:0374-2968783